大模型中的Scaling Law

在实际大模型的研发中,通常会有下面一些需求:

  1. 计划训练一个10B的模型,想知道至少需要多大的数据?
  2. 收集到了1T的数据,想知道能训练一个多大的模型?
  3. 老板准备1个月后开发布会,能用的资源是100张A100,那应该用多少数据训一个多大模型最终效果最好?
  4. 老板对现在10B的模型不满意,想知道扩大到100B模型的效果能提升到多少?

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基于Scaling Law的理论进行回答。本文是阅读了一系列caling Law的文章后的整理和思考,包括Scaling Law的概念和推导以及反Scaling Law的场景,不当之处,欢迎指正。

核心结论

大模型的Scaling Law是OpenAI在2020年提出的概念[1],具体如下:

  1. 对于Decoder-only的模型,计算量$C$(Flops), 模型参数量$N$, 数据大小$D$(token数),三者满足: $C ≈ 6ND$ 。(推导见本文最后)

  2. 模型的最终性能主要与计算量$C$,模型参数量$N$和数据大小$D$三者相关,而与模型的具体结构(层数/深度/宽度)基本无关。

固定模型的总参数量,调整层数/深度/宽度,不同模型的性能差距很小,大部分在2%以内

  1. 对于计算量$C$,模型参数量$N$和数据大小$D$,当不受其他两个因素制约时,模型性能与每个因素都呈现幂律关系

basic

  1. 为了提升模型性能,模型参数量$N$和数据大小$D$需要同步放大,但模型和数据分别放大的比例还存在争议。

  2. Scaling Law不仅适用于语言模型,还适用于其他模态以及跨模态的任务[4]:

multi_modal

这里横轴单位为PF-days: 如果每秒钟可进行$10^{15}$次运算,就是1 peta flops,那么一天的运算就是$10^{15} × 24 × 3600 = 8.64 × 10^{19}$,这个算力消耗被称为1个petaflop/s-day。

核心公式

$$ L(x) = L_{\infty} + (\frac{x_{0}}{x})^{\alpha}$$

  • 第一项$L_{\infty}$是指无法通过增加模型规模来减少的损失,可以认为是数据自身的熵(例如数据中的噪音)
  • 第二项$(x_{0} / x)^{\alpha}$是指能通过增加计算量来减少的损失,可以认为是模型拟合的分布与实际分布之间的差。

根据公式,增大$x$(例如计算量$C$),模型整体loss下降,模型性能提升;伴随$x$趋向于无穷大,模型能完美拟合数据的真实分布,让第二项逼近0,整体趋向于$L_{\infty}$

大模型中的Scaling Law

GPT4

下图是GPT4报告[5]中的Scaling Law曲线,计算量$C$和模型性能满足幂律关系

  • 横轴是归一化之后的计算量,假设GPT4的计算量为1。基于10,000倍小的计算规模,就能预测最终GPT4的性能。

  • 纵轴是”Bits for words”, 这也是交叉熵的一个单位。在计算交叉熵时,如果使用以 2 为底的对数,交叉熵的单位就是 “bits per word”,与信息论中的比特(bit)概念相符。所以这个值越低,说明模型的性能越好。

Baichuan2

下图是Baichuan2[6]技术报告中的Scaling Law曲线。基于10M到3B的模型在1T数据上训练的性能,可预测出最后7B模型和13B模型在2.6T数据上的性能

MindLLM

下图是MindLLM[7]技术报告中的Scaling Law曲线。基于10M到500M的模型在10B数据上训练的性能,预测出最后3B模型在500B数据上的性能。

Scaling Law实操: 计算效率最优

根据幂律定律,模型的参数固定,无限堆数据并不能无限提升模型的性能,模型最终性能会慢慢趋向一个固定的值

如图所示,如果模型的参数量为$10^3$(图中紫色的线),在数量达到$10^9$,模型基本收敛。所以在数据量达到$10^9$后,继续增加数据产生的计算量,没有同样计算量下提升模型参数量带来的收益大。(计算效率更优)。根据$C=6ND$,可以进一步转换成模型参数与计算量的关系,即: 模型参数为$10^3$,在计算量为$6 \times 10^{12}$ Flops,即$7 \times 10^{-8}$ PF-days时基本收敛。也就是右图中紫色线的拐点。

按照上面的思路,下面进行Scaling Law的实操

首先准备充足的数据(例如1T),设计不同模型参数量的小模型(例如0.001B - 1B),独立训练每个模型,每个模型都训练到基本收敛(假设数据量充足)。根据训练中不同模型的参数和数据量的组合,收集计算量与模型性能的关系。然后可以进一步获得计算效率最优时,即同样计算量下性能最好的模型规模和数据大小的组合,模型大小与计算量的关系,以及数据大小与计算量的关系。

如图所示,根据左图可以看到计算量与模型性能呈现幂律关系(可以认为数据和模型都不受限制),根据中图和右图,可以发现$N_{opt} \propto C^{a}, D_{opt} \propto C^{b}$,即计算效率最优时,模型的参数与计算量的幂次成线性关系,数据量的大小也与计算量的幂次成线性关系。

根据$C=6ND$,可以推算出$a+b=1$,但是$a,b$分别是多少存在分歧。

OpenAI[1]认为模型规模更重要,即$a=0.73, b=0.27$,而DeepMind在Chinchilla工作[2]和Google在PaLM工作[3]中都验证了$a=b=0.5$,即模型和数据同等重要。

所以假定计算量整体放大10倍,OpenAI认为模型参数更重要,模型应放大$10^{0.73}$ (5.32)倍,数据放大 $10^{0.27}$ (1.86)倍;后来DeepMind和Google认为模型参数量与数据同等重要,两者都应该分别放大 $10^{0.5}$ (3.16)倍。

例如在PaLM的实验中,计算量从$1 \times 10^{21}$放大10倍到$1 \times 10^{22}$, 模型参数提升了3.2倍,3.35B->10.7B。

具体最好在自己的数据上做实验来获得你场景下的$a$和$b$。

LLaMA: 反Scaling Law的大模型

假设我们遵循计算效率最优来研发LLM,那么根据Scaling Law,给定模型大小,可以推算出最优的计算量,进一步根据最优计算量就能推算出需要的token数量,然后训练就行。

但是计算效率最优这个观点是针对训练阶段而言的,并不是推理阶段

Meta在LLaMA[8]的观点是:给定一个模型的目标性能,并不需要用最优的计算效率在最快时间训练好模型,而应该在更大规模的数据上,训练一个相对更小模型,这样的模型在推理阶段的成本更低,尽管训练阶段的效率不是最优的(同样的算力其实能获得更优的模型,但是模型尺寸也会更大)。所以尽管根据Scaling Law,10B模型只需要200B的数据,但是作者发现7B的模型性能在1T的数据后还能继续提升。

所以LLaMA工作的重点是训练一系列语言模型,通过使用更多的数据,让模型在有限推理资源下有最佳的性能

具体而言,确定模型尺寸后,Scaling Law给到的只是最优的数据供给,或者说是一个至少的数据量,实际上观察在各个指标上的性能表现,只要还在继续增长,就可以持续增加训练数据。

计算量、模型和数据大小的关系推导

对于Decoder-only的模型,计算量$C$(Flops), 模型参数量$N$(除去Embedding部分), 数据大小$D$(token数), 三者的关系为: $C ≈ 6ND$

推导如下,记模型的结构为:

  • decoder层数: $l$
  • attention 隐层维度: $d$
  • attention feedforward层维度: $d_{ff}$, 一般来说 $d_{ff} = 4*d$

首先推导模型的参数量$N$(忽略embedding,norm和bias)计算如下:

transformer每层包括: self-attetion 和 MLP 两个部分:

  • self-attention的参数为$W_{Q}, W_{K}, W_{V}, W_{O}$,每个矩阵的维度均为$\mathbb{R}^{d \times d}$,整体参数量: $4d^{2}$
  • MLP的层数的参数为$W_{1} \in \mathbb{R}^{d \times d_{ff}}, W_{2} \in \mathbb{R}^{d_{ff} \times d}$,整体参数量: $2 * d * d_{ff} = 2 * d * 4d = 8d^2$

所以每层的参数量为: $4d^2 + 8d^2 = 12d^2$,全部的$l$层的参数量为: $12ld^{2}$,即$N=12ld^{2}$

继续推导模型的前向推理的计算量:

计算量的单位是FLOPs,floating point operations
对于矩阵$A \in \mathbb{R}^{m \times n}, B \in \mathbb{R}^{n \times p}$,$AB$相乘的计算量为$2mnp$,一次加法一次乘法。

假设Decoder层的输入$X \in \mathbb{R}^{b \times s \times d}$, $b$为batch size,$s$为序列长度, $d$为模型维度。

  • self-attention部分的计算:
    • 输入线性层: $XW_{Q}, XW_{K}, XW_{V}$,计算量为:$3 * b * s * d * d * 2 = 6bsd^2$
    • atention计算: $QK^{T}$,计算量为:$2 * b * s * s * d = 2bs^2d$
    • socre与V的计算: $S_{attention}V$,计算量为: $b * 2 * s * s * d = 2bs^2d$
    • 输出线性层: $X^{‘}W_{O}$,计算量为: $b * 2 * s * d * d = 2bsd^2$
  • MLP部分的计算
    • 升维: $XW_{1}$,计算量为: $b * 2 * s * d * 4d = 8bsd^2$
    • 降维: $XW_{2}$,计算量为: $b * 2 * s * 4d * d = 8bsd^2$

所以整个decoder层的计算量为:$24bsd^2 + 4bs^2d$,全部$l$层为: $C_{forward} = 24lbsd^2 + 4lbs^2d$

反向传播计算量是正向的2倍,所以全部的计算量为: $C = 3*C_{forward} = 72lbsd^2 + 12lbs^2d$

平均每个token的计算量为 $C_{token} = \frac{C}{bs} = 72ld^2 + 12lsd = 6N(1+\frac{s}{6d}) \approx 6N$ ($s \ll 6d$)

所以对于全部包含$D$个token的数据集: $C = C_{token}D \approx 6ND$

参考资料

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SA 4.0 协议 ,转载请注明出处!